主动求变下的流程再造 陕汽将“尝鲜”
在经历了几次井喷与调整的市场行情后,中国重卡行业该如何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下,实现质的提升?金融危机给了方红卫新的启发。
5月15日,陕汽集团规划发展部技改科科长于军杰和自己的同事走进了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大门。
这是近半个月来于军杰拜访的第19家陕汽的子公司,也是最后一家,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技改科的服务向集团的各个子公司延伸,此次拜访就是要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为子公司提供技术、产品、服务、资金等方面的规划和服务。
图为山西太原车展现场的陕汽展区事实上,目前陕汽上下正在悄悄进行着一场变革。类似于技改部这种跨部门的沟通和了解,正在陕汽各个分公司各个部门进行着,这可被看做是陕汽正大力推行的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的先期铺垫。
主动求变
陕汽集团在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令人吃惊地位居292位,而这一成绩比一年前提升了141位。即便如此,新任董事长方红卫常常思考的问题是,拥有四十年发展历史的陕汽集团,由原来的一度举步维艰到现在的快速发展,是凭运气,赶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是陕汽已经具备了与这个发展速度相匹配的能力,从而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陕汽还需要做什么样的提升?
事实上,在去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方红卫就已经在考虑陕汽的转型。这个问题无论是在他到车间视察工作,还是在批阅各种文件,甚或是外出参加各种商务活动,他脑中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自己:陕汽还需要做怎样的改变?
金融危机的来临,也给方红卫带来了更多启示。重卡行业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这个竞争更为加剧,制造水平和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同质化,而以德赢天下,品质成就未来为企业理念的陕汽在服务方面已经拔得头筹,要想有新的长续发展,必须在软实力上进行重塑,从更高层面打造新的竞争力。
而这一切,首先就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方红卫认为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在这个服务的过程中其能力就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财务,最后把这些资源变成服务市场的能力。
而此时,国内已经有学者提出了服务型制造发展模式的理论,在国内家电行业和一些机械制造行业进行了类似的探索(例如陕西鼓风机集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一篇 : 暂无